井下凿岩设备液压系统的污染与控制

桦树沟矿区井下凿岩设备主要分为中深孔凿岩设备及掘进凿岩设备,中深孔凿岩设备主要有SimbaH1354台车、M4C台车、DL2720台车,掘进凿岩设备主要有Boomer282台车及DD2710台车。在上述各类设备中,最常见的设备故障为高压胶管的爆裂,而在井下特殊环境下更换高压胶管,则极易造成油品的污染。凿岩设备的核心为液压系统,在液压传动系统中,液压油起着关键作用,在凿岩设备中,它相当于人体的“血液”。因此,油品清洁度对于液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具有很大影响。

1 液压系统的组成

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,主要依靠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来完成整体工作,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主要包括五个组成部分,液压油与动力元件、控制元件、执行元件、液压辅件有效衔接起来,共同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。液压系统与人体工作极为相似。

动力元件:动力元件能将原动力输出的机械能转化成最终的液压能,主要作用是给整个系统提供压力油。采掘设备主要由电机驱动液压泵给系统提供液压能,动力元件相当于整个液压系统的心脏。

执行元件:执行元件能把液压能转化成机械能,然后驱动整体的机械结构来完成工作。执行元件主要包括液压缸以及液压马达,执行元件相当于人体的各个躯干(手、胳膊、腿、脚等)。

控制元件:控制元件能够有效地控制系统的压力、流量、方向等,主要包括各类阀块(压力控制阀、方向控制阀、流量控制阀)。控制元件主要通过对各方面进行控制,然后实现对整体元件速度以及方向的控制,从而有效地实现对设备的过载保护以及程序控制。控制元件相当于人体的大脑,给各个执行元件提供信号、指令。

辅助元件:指除动力元件、执行元件、控制元件以外的其他元件,如:管道、管接头、邮箱、过滤器等。

液压传动系统是一个整体,各元件间相互影响、相互制约。且各个元件之间都以一定的方式进行连接,特别是辅助元件,看似所起的作用不大,但缺一不可,缺少任何一件细小元件都会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
井下采掘设备的动力源主要是1kV的电能,在整个系统中,1kV的电能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输入至液压系统的液压泵中,液压油是整个系统运行过程当中的介质,电机所提供的机械能在经过液压泵之后可以转化成液压能,进行能量传递,然后通过控制元件(各类阀)转化为执行元件的机械能,实现执行元件(各种液压缸及液压马达)的需求动作,从而完成凿岩作业。

2 液压油的污染及其危害

2.1 污染物的种类、来源

在液压工作介质当中,只要是油液成分以外的物质,都将其归置为污染物。其中主要包括水、空气或者一些固体的颗粒等,此外,还有一些微生物、化学物质等。结合现场实际环境条件,井下采掘设备中油品的污染物主要为固体颗粒物(粉尘)、水以及空气。

2.1.1 粉尘

由于通风条件限制,井下作业环境较差,时常出现粉尘较多的情况。设备在此环境之下进行检修时,很难管控粉尘进入液压系统的���径。

在进行各类液压元件的更换作业时,比如更换液压缸、液压阀或者各类液压辅件,都需要拆下管接头进行更换。每当拆卸完管接头后,现场粉尘会直接与液压油接触。此外,设备高压胶管频繁爆裂后的更换过程中,粉尘也会通过接头与油品接触,造成液压油品的污染。桦树沟矿区井下凿岩设备平均每天都会有高压胶管爆裂的情况。

在进行液压油的加注作业时,若设备的油位过低,系统就会报警停机,此时便需要加注液压油。加注液压油的过程中,使用的加油工具、油品以及设备油箱口都会直接与现场粉尘接触,造成油品的污染。

2.1.2 水

井下采掘设备液压系统的降温主要靠水通过冷却器进行冷却来实现,此外,在进行凿岩作业时,现场产生的岩粉也是通过水来进行冲洗排污。水通过冷却器会进入液压系统,造成油品污染。

2.2 油液污染对液压系统的危害

1)颗粒污染物的堵塞和淤积引起元件故障。

2)加剧元件磨损,导致元件泄露、性能衰退、加速油液性能劣化变质等。

3)空气侵入会降低油液的体积弹性模量,使系统的刚性和响应特性变差;压缩过程能量的消耗会使油温升高,从而导致气蚀,加剧元件损坏,引起震动噪声;加速油液氧化变质,降低油液的润滑性;气穴破坏会摩擦副耦合件之间的油膜,加剧元件磨损。

4)油液中侵入的水与油液中某些添加剂的金属硫化物(或氯化物)作用产生酸性物质而腐蚀元件;水和油液当中的一些添加剂会发生反应,出现一些沉淀物或者胶质有害物,加快油液的变质;水会导致油液乳化,降低其润滑性;低温下的油液当中的微小的水珠会变成冰粒堵塞间隙孔,导致系统出现故障。

3 液压油的更换

在使用液压油的时候,液压油会因为外界的一些因素(如空气、水)以及内部的一些因素(如液压油的化学组成以及添加剂等),使工作介质或快或慢地发生物理变化、化学变化,进而逐步地老化变质。油液的变化主要表现在:水分增加、机械杂质增加、黏度增加或减少、抗乳化性变差、稳定性变差等。

为了保证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,要对油液的一些主要性能参数进行定期性、经常性地检测,当液压油劣化并超出规定的技术要求(换油指标)时,必须换油。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换油方式。

3.1 定期换油法

依据主机的具体环境条件以及其对于油品的需求,规定好换油周期,按照实际的工作情况,比如运营半年或运营一年对其进行换油。然而,此种方法实际上并不科学,油品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被污染,而由于换油周期没到,往往会在油品污染的情况下还继续使用,影响液压系统稳定运行。

3.2 目测检验换油法

定期从运行的系统中抽取油样跟新油进行比较,观察油样的变化,比如油样是否出现了发黑、发臭的情况,或者检测人员自己感觉已出现了被污染的情况,就决定换油。实际上,这种方法存在着个人主观臆断的情况,因为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感觉的不同来对其进行判断,所以在使用此方法对换油进行判断时,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

3.3 定期取样化验换油法

定期对一些项目进行测定,比如定期对油样的腐蚀性、酸值等进行测定,之后跟规定的劣质油进行比对,一旦一项或者是几项超过了标准的话,就必须进行换油处理。换油指标也会因主机类型、工作条件及油品不同而异,但定期检测的项目大同小异。这种换油方式相对科学,可有效减少由于油液原因导致的系统故障,又能充分合理利用油液,减少浪费。

4 液压系统污染的控制措施

新设备投入使用之前,在各液压元件及管路之间装配时可能存在清洗不干净、夹杂有毛刺、杂质等污染物的情况,以下简要分析外界及系统内部因素造成的污染控制措施。

4.1 外界因素造成油液污染的控制措施

把存放液压油的容器放到干净地方;在油箱或油桶注入的地方放置好过滤装置,保证油箱跟油桶的密封性;从油桶中取油之前,首先应清除周围覆盖的污染物,比如粉尘等;加油之前应清洗器具,漏出来的油若未经过沉淀,不能返回油箱。

4.2 系统内部因素造成油液污染的控制措施

在系统中设置具有一定过滤度的过滤器,并且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注意好维护以及检查,及时完成污染物的清理;如果发现污染度超标的情况,需及时查明原因,并及时消除污染源,避免出现更大的故障;定期进行油样取样,消除污染物以及各种水分的影响,并且明确需对哪些因素进行更好控制;若要将油箱放空,则需彻底清除油箱里的残留物。

5 结语

为保证油品清洁度,在设备使用及维护过程中,一定要减少系统性的污染,且在检修时候不应造成额外污染,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,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,不可将任何污染物带到系统当中。在拆装时,需要将油口包住,防止污染物的进入,更换的元件在安装之前必须清洗干净,加入的油品首先要进行过滤。此外,还应提高检修工作人员对污染问题的重视度,加强监督和检查,减少各种器具乱放情况,尽可能减少会使系统出现污染的机会,从而避免污染问题的产生。